“ 內(nèi)容摘要: 朱頂紅分布于巴西以及中國大陸的海南省等地,已由人工引種栽培。歐美園藝學(xué)家為方便養(yǎng)花者,將朱頂紅專門生產(chǎn)成罐裝花卉。是石蒜科朱頂紅屬的多年生草本。 ”
朱頂紅(學(xué)名:Hippeastrum rutilum)又名紅花蓮(海南植物志)、華胄蘭(華北經(jīng)濟植物志要)、線縞華胄、百枝蓮、柱頂紅、朱頂蘭、孤挺花、華胄蘭、百子蓮、百枝蓮、對紅、對對紅等。是石蒜科朱頂紅屬的多年生草本。
朱頂紅鱗莖近球形,葉6-8枚,花后抽出,鮮綠色,花莖中空,稍扁,具有白粉;花被管綠色,圓筒狀,花被裂片長圓形,頂端尖,洋紅色,略帶綠色,喉部有小鱗片。朱頂紅分布于巴西以及中國大陸的海南省等地,已由人工引種栽培。歐美園藝學(xué)家為方便養(yǎng)花者,將朱頂紅專門生產(chǎn)成罐裝花卉。
形態(tài)特征:朱頂紅的葉6-8枚,花后抽出,鮮綠色,帶形,長約30厘米,基部寬約2.5厘米。朱頂紅的花莖中空,稍扁,高約40厘米,寬約2厘米,具有白粉;花2-4朵;佛焰苞狀總苞片披針形,長約3.5厘米;
花梗纖細,長約3.5厘米;花被管綠色,圓筒狀,長約2厘米,花被裂片長圓形,頂端尖,長約12厘米,寬約5厘米,洋紅色,略帶綠色,喉部有小鱗片;雄蕊6,長約8厘米,花絲紅色,花藥線狀長圓形,長約6毫米,寬約3毫米;子房長約1.5厘米,花柱長約10厘米,柱頭3裂。朱頂紅的花期夏季。
生長習(xí)性:朱頂紅性喜溫暖、濕潤氣候,生長適溫為18~25℃,不喜酷熱,陽光不宜過于強烈,應(yīng)置大棚下養(yǎng)護。怕水澇。冬季休眠期,要求冷濕的氣候,以10~12℃為宜,不得低于5℃。喜富含腐殖質(zhì)、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
如冬季土壤濕度大,溫度超過25℃,莖葉生長旺盛,妨礙休眠,會直接影響翌年正常開花。光照對朱頂紅的生長與開花也有一定影響,夏季避免強光長時間直射,冬季栽培需充足陽光。土壤要求疏松、肥沃的砂質(zhì)壤土,pH在5.5~6.5,切忌積水。
朱頂紅的繁殖方式:朱頂紅常用播種、分球和扦插法繁殖。
播種繁殖:即采即播,發(fā)芽率高。播種土為草炭土2份與1份河沙混合。種子較大,宜點播,間距為2~3厘米,發(fā)芽適宜溫度為15~20℃,10~15天出苗,2片真葉時分苗。播種到開花需要2~3年。
分球繁殖:老鱗莖每年能產(chǎn)生2~3個小子球,將其取下另行栽植即可。注意不要傷害小鱗莖的根,并且使其頂部露出地面,小球約需2年開花。多采用人工切球法大量繁殖子球,即將母鱗莖縱切成若干份。
再在中部分為兩半,使其下端各附有部分鱗莖盤為發(fā)根部位,然后扦插于泥炭土與沙混合之扦插床內(nèi),適當(dāng)澆水,經(jīng)6周后,鱗片間便可發(fā)生1—2個小球,并在下部生根。這樣一個母鱗莖可得到仔鱗莖近百個。
朱頂紅易結(jié)實,花期可行人工授粉,2個月后種子成熟,每 一蒴果約有種子100粒左右。采后即播,發(fā)芽率高。播后置半陰處,并保持濕潤及15~18℃的溫度,半個月即可發(fā)芽。如溫度達18~20℃,經(jīng)10天發(fā)芽。種子繁殖需3~4年開花。分球繁殖于3~4月份進行,將母球周圍的小球取下栽植,栽種時應(yīng)將小鱗莖頂部露出土面。
扦插繁殖:將母球縱切成若干份,再分切其鱗片,斜插于蛭石或沙中。長出2片真葉時定植。栽植假鱗莖時,盆土過于輕松,會延遲開花或減少花數(shù),可以用沙質(zhì)壤土5份、草炭土2份和沙1份的混合土,栽植深度以鱗莖的1/3露出土面為好。
朱頂紅的文化背景
美麗傳說:希臘傳說中,一個美麗的牧羊女愛上了英俊的牧羊人,可是,村里所有的牧羊女都愛上了他,而牧羊人的眼光只注視著花園里的花朵。誰能得到牧羊人的歡心喜愛?
于是求助女祭司,得到的建議是:議,用一枚黃金箭頭刺穿自己的心臟,并每天都沿相同的道路去探望牧羊人,果然,在去往牧羊人小屋的路上開滿了紅色的花朵,如心血一般。牧羊女興奮地采了一大把敲響了木屋的門:剎那間,紅花和紅顏打動了驕傲的牧羊人。
這浴血的愛情染就了如此艷麗的花朵,也能使我們了解到為什么每次見到它時都會有種為之悸動的心靈感受。于是,牧羊人用愛人的名字命名了這種鮮紅的花朵-朱頂紅。
花之私語:在某些傳說中朱頂紅是來自天上的星宿,從它的英文名中似乎可以發(fā)現(xiàn)端倪,“amaryllis”緣自希臘文的“閃耀”一詞,也有人稱之為“騎士之星”或“顛茄百合”,而在臺灣用得更多的則是“孤挺花”一名。
她傳遞的花語訊息中,孤挺花代表著“在任何境遇中,都要堅持正確的道路”,如同我們在人生的迷途中,每當(dāng)抬頭所見群星時,總有一枚星曜在指示你正確的路向一樣,孤挺花也有這樣讓人在遲疑時重樹信念并篤定不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