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nèi)容摘要: 敗醬草會在每年5~6月開花,它的花朵呈傘房狀,花冠為白色,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 ”
一、敗醬草的養(yǎng)護方法
1、溫度
養(yǎng)護它的溫度要控制在二十度左右,溫度過高,會影響它健康,溫度過低,它會停止生長,因此養(yǎng)護的時候,必須遵循它對溫度的要求。
2、澆水
它是比較耐旱的植株,但是在栽種成功以后,需要澆一次足量的水,目的是為了促進它快速萌芽,需要注意的是,澆的量要控制好,不能讓土里有積水。一般情況下,溫度不超過三十度,一周澆水一到兩次,溫度高于30度的話,隔天澆水一次。
3、施肥
施肥的話,要根據(jù)它的生長情況決定,如果枝葉發(fā)黃的話,需要使用復合肥,如果株體不高的話,需要使用磷肥。如果植株生長正常的話,暫時就不需要施肥,施肥的話,一般是在澆水后施肥,這時候土質松軟濕潤,有利于植株吸收,還可以降低肥料的濃度,避免燒根。
4、光照
它是喜陽的植株,需要足夠的光照才能滿足需求,可以接受全天日照。
5、繁殖
它可以通過種子繁殖的方式繁殖,繁殖的時間是在春天,將種子埋進土窩里,每個窩和窩的距離保持在十厘米左右,避免生長的太密集,影響?zhàn)B分的吸收。
6、修剪
一般情況下,它是不需要修剪的,只需要在平時將枯敗枝葉修剪掉就可以了。
二、敗醬草與蒲公英的區(qū)別
1、品種不同
很多人敗醬草和蒲公英的區(qū)別在哪里,其實它們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品種不同,敗醬草又被稱為蘇敗醬,屬于十字花科草本植物。蒲公英又被稱為黃花地丁,屬于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長在低海拔的草地、路邊、山坡等地方。
2、形態(tài)不同
敗醬草的地上莖的直立生長的,最高能長到1米,它的地下莖很細長,它的葉子呈卵圓形。蒲公英的根呈圓錐狀,有的部分是彎曲生長的,最高能長到10厘米,它的葉子呈倒卵狀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葉子邊緣長有波狀齒。
3、花朵不同
敗醬草會在每年5~6月開花,它的花朵呈傘房狀,花冠為白色,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蒲公英花期較長,它會在每年4~9月開花,它的花朵呈黃色,花舌背面長有一些紫紅色的條紋,它的花朵凋謝后會出現(xiàn)黃白色的毛絨。
4、價值不同
敗醬草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將它作為藥材入藥有鎮(zhèn)靜、保肝、利膽的功效,可用來輔助治療肝病。蒲公英屬于既可食用又可藥用的植物,平時可以生吃蒲公英,也可以將蒲公英炒著吃,適量的食用有補中、益氣、解毒的功效。
三、敗醬草的功效與作用
1、增強人體素質
敗醬草是一種營養(yǎng)價值極高的綠色食材,人們食用它以后能吸收豐富植物蛋白和一些天然多糖,還能吸收甙類物質和一些黃酮類化合物,這些物質被人體吸收以后,不知道能促進人體組織細胞再生,更能提高人體各器官功能。
2、清腸排毒
敗醬草還是一種能清腸排毒的中藥材,不但性質寒涼,能緩解腸燥便秘,還含有大量膳食纖維和果膠,這些物質能促進腸道蠕動,加快人體內(nèi)大便生成和排出,而且能讓人類腸道壁上淤積的毒素,隨大便一起排出體外,人們經(jīng)常食用敗醬草能在維持人類大便通暢的同時起到明顯的排毒作用。
3、消癰止痛
敗醬草入藥以后還具有消炎止痛的重要作用,它是臨床上治療人類腸癰的良藥,在人們出現(xiàn)常用和費用等疾病以后,可以把敗醬草,魚腥草以及冬瓜子還有蘆根等中藥材搭配在一起煎湯服用,每天服用1~2次,能讓患者病情盡快好轉。
4、消腫止痛
敗醬草中含有一些氨基酸和生物堿,還含有多種天然活性成分,再加上它性質寒涼能清熱解毒,它入藥以后能消腫止痛,也能解毒排毒,人們在出現(xiàn)疔瘡腫痛和癰腫疼痛時,都能把新鮮的敗醬草研碎以后制成泥狀外敷在患處,它能讓腫痛盡快消退,另外人們出現(xiàn)皮膚紅腫或者皮膚痛癢時,涂抹適量敗醬草制成的藥汁還能起到止痛止癢的重要作用。